
目錄
▋ 重點5:真實案例-月薪32K保全被同事帶進日日會,借到還不完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往往對陌生人抱持戒心,對熟人則會鬆懈。但在日日會這類非法借貸的場域裡,「熟人牽線」反而是最常見的誘因。
許多日日會的金主會透過「介紹人」制度吸引借款人,這些介紹人可能是同事、朋友,甚至是已經借過、自己還在還錢的「受害者」。
因為有信任關係,被介紹人因為其他資金管道申辦不易、缺錢孔急的心態驅使,有可能不會細查利率、不看契約,就直接辦理借款,試圖抓住「救命稻草」。
在薪資偏低、經濟壓力大的社會環境中,許多低薪族群—如臨時工、計程車司機、保全、外送員等—因收入不穩、無財力證明,難以從銀行取得貸款。
日日會金主,正是瞄準這群人「常缺錢,卻又不好借錢」的弱點,主打「借錢快速、每天還一點」、「不看信用」、「不查聯徵」、「家人不會知道」等誘因,讓人誤以為是「幫助」,實則進入剝削的陷阱。
正規金融機構,審核貸款資格時,最忌諱的就是沒有穩定收入、信用紀錄差、聯徵有瑕疵、沒有資產擔保的人。
但對於日日會金主來說,這些反而是「理想借款人」:
這樣的借款人最容易「洗會」,被金主用利滾利、簽下多張本票的方式,長期淪為「債務奴隸」。
許多低薪族,以為朋友介紹金主是好意,在毫無選擇的狀況下,能拿到現金「救急」。但實際上,這些介紹人往往會從中拿佣金,甚至被金主逼迫帶人來借款,否則就加重原有債務。
因此你以為朋友在幫你,其實是他自己也身陷其中,只能不斷牽線,才能延命。久而久之,一個原本的小額借款網絡,就變成多層債務結構,互相拉人、互相受害。
小賴是月薪32K的夜班保全,因媽媽生病急需用錢,但他資歷淺工作不穩定,銀行根本不想搭理,只好向同大樓的保全前輩求助。
對方說自己沒辦法借他,但可以介紹一位「很罩的金主」,簡短的說:「借3萬每天還1,000就好,不會有壓力。」,小賴火燒眉毛,沒辦法多考慮,就先借了「一會」。
他一開始實拿23,000元,想說只是短期救急,每天1,000元後面慢慢還。但兩週後生活開銷又不夠,「洗會」再借一次時,被扣利息與前一筆餘款,實領不到8,000元,根本解決不了問題,還付了兩次總共14,000的利息,月息超過20%。
媽媽的醫藥費,讓他的財務持續惡化,半年內總共借5次,利息就付了3萬多元,本金卻始終還不完。他還發現,原來同事前輩也跟同一個金主借款,拉他來借以後,從欠款扣掉一點介紹費。
如果你或家人遇到「朋友介紹借款」,請務必停下來思考:
需要資金的時候,千萬不要因為人情壓力,就不慎選管道盲目借錢,才能遠離黑金人情網絡,避免落入債務黑洞。
即使銀行不容易申辦貸款,還是能透過像禾基好貸這樣的合法融資企業,取得必要的資金!